荒漠貓 Chinese Desert Cat / Felis bieti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貓科 Felidae > 亞科:貓亞科 Felinae
屬: 貓屬 Felis

主要特徵:體形較家貓大,尾長,四肢略長,耳端生有一撮短毛。體長68~84厘米,尾長29~40厘米,肩高約25厘米,體重5.5~9千克。體背部棕傑或沙黃色,背中線不明顯。身上毛長而密,絨毛豐厚。頭部與體背顏色一致,上唇黃白色,鬍鬚白色。鼻孔周圍和鼻樑棕紅色。兩個眼內角各有一條白紋。額部有三條暗棕色紋。耳背面棕色,邊緣棕褐,耳尖生有一撮棕色筆毛,耳內側毛長而密,呈棕灰色。眼後和頰部有二橫弄棕褐色紋。四肢外側各有4-5條暗棕色橫紋。四肢內側和胸、腹面淡沙黃色。尾末梢部有5個黑色半環,尖部黑色。荒漠貓比兔猻骨粗實。吻部短寬。鼻骨後部也較寬,顴弓粗而寬,額骨略隆起,後部平。聽泡凸圓,很顯革,胸室大而近圓形,矢狀脊短,人字脊顯著。牙齒構造基本似虎、豹的牙齒。上門齒成一橫列,犬齒發達,裂齒尖銳。在原產地,荒漠貓經常被誤認為野貓。1973~1985年收集到的34只荒漠貓,經研究表明,荒漠貓和野貓、叢林貓有較近的親緣關係。1992年起正式命名為荒漠貓。

地區分佈:荒漠貓可算是神秘的小動物,它們還是我國的特有物種哦(當然,據說蒙古也略有分佈)。說它們神秘,是因為人類對它們所知不多,甚至連居住地都不能確定。以前人們曾記載在我國,它們可能分佈在四川、青海、甘肅、寧夏和陝西等地。但經過有關人員科學評估後,認為它們目前只出現在青海西部和四川北部(詳見《瀕危物種科學通訊》2004年第三期),不畏氣候的惡劣,在那裡的荒漠、山林邊緣、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地帶生活。由於數量稀少,它們被定為我國II級保護動物(不知道目前是否上升到I級)。聽說青海西寧人民公園中的動物園曾成功人工繁殖出荒漠貓,使園內荒漠貓數量達到10只,這也使西寧動物園成為目前世界上所有動物園中荒漠貓數量最多的一個。它們的存在也幫助人們對荒漠貓有了些更多的瞭解。

生活習性:它們的食譜主要由多種齧齒類動物、鼠兔、旱獺、蜥蜴、鳥類等組成。有時食物緊缺的時候不得不跑到人類居住的地方搞點家禽填飽肚子。它們的聽覺十分敏銳,據說有時能依靠聆聽高原鼢鼠在地穴裡的活動情況把鼢鼠從地洞裡挖出來。

目前現狀:威脅荒漠貓種群數量的主要因素是偷獵、化學毒物及生存環境改變(瞧,都是咱們人類的原因)。因為它們原本數量稀少,即便它們不是偷獵的主要對象,但這些因素也會深深影響它們的未來。如我在文章開頭所說,目前它們被我國列為II級珍稀保護動物,在國際上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CITES Appendix II)。

物種簡介:據瞭解,荒漠貓也是熱衷於在夜間和晨昏的時候四處活動的傢伙。同時也熱衷獨居。也就是說男貓女貓之間只有在每年冬天1月至3月的戀愛季節才會在一起待上一陣子。它們小小的戀愛結晶一般在2個月後出生,大概有2-4只,當然帶孩子的又是任勞任怨的貓媽媽們。

0 留言:

發佈留言